《丐僧朝圣记》——人生正能量
2017-01-02 11-18-21 来源: 作者: 点击:次
释仁炟、孔德文主编
香港觉光长老赠词
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做序
中国社科院杨曾文教授书贺
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
《朝圣之路》简介
一位年逾七十的古稀长者,一位曾在我国豆制品行业有过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,一位广利群生,祝愿国泰民安的佛子,2005年以64岁高龄,千里朝拜五台山。时隔
5年,再次从山东博山正觉寺起程,踏上漫漫的朝圣之路。三步一叩,风雨无阻,日日不辍,历时623天,在2012年12月6日抵达安徽九华山。——他,就是仁炟法师。本书记述了这位长者两度朝圣的详细过程。共收录法师朝山日记和随笔150篇、诗词27首,随行人员感悟135篇,新闻报道和沿途历史人文介绍数十篇。法师诗文率真自然,或深沉优美,或风趣幽默,或舒畅豪迈,如行云流水,皆自本心流露,透射出禅者洞察生命真相后的慈悲、智慧和自在洒脱,以及面对种种身心磨难的坚韧与达观,意境高远,启迪心灵。
推荐语
朝山其实是一种极致的苦修方式。佛陀在世时,大迦叶尊者专修苦行,年老不辍。佛赞曰:“你可以作一切众生的榜样,正如我在世一般。有人像你一样修苦行,佛法就可以住世保存;如没有人修苦行,佛法就要灭亡。你真是荷担如来正法的人啊!”在我国近现代佛教史上,不乏以朝山形式苦修的大德,如虚云老和尚、本焕长老等,苦修精神可谓一脉相传。但像仁炟法师这样以高龄之身、病弱之躯行朝山事的,实属罕见。
——《人民政协报》
“近两个月来,华北地区的气温升高,雨水增多,沙尘弥漫,而且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很大,中午地面温度高达五十多度。烈日下、热路上、风沙中、雨夜里,老法师和三位护法要经受着怎样的苦辛和熬煎。”读了以上这段文字后,怎不令人感动呢?这幅生动的画面,犹如古代玄奘大师往天竺取经途中的情景,又似昔日虚云和尚朝礼五台三步一拜历史镜头再现!
——《香港佛教》杂志
一个年逾七十的耄耋老者,一个曾经在我国豆制品行业有过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,一个满怀宏愿广利众生的虔诚佛子,从山东博山到安徽九华山,三步一叩,风雨无阻,历时623天,拜程两千余里,于2012年12月6日终于抵达目的地,这是值得中国佛教铭记的一天。当仁炟法师三步一叩拜入山门,拜入九华街时,震撼瞬间令九华山为之动容。
——《凤凰网 华人佛教》
序
朝礼心中的圣地
◎楼宇烈
2500多年前,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王子不忍众生遭受生老病死之苦,而出家寻求解脱之道,经过十余年的潜心修行,他于菩提树下睹明星而觉悟成佛,其族人尊称他为“释迦牟尼”(释迦族之圣人)。之后他化导众生,说法四十余年,直至圆寂,以实践他的誓愿:“三界皆苦,吾当安之。”佛陀的誓愿和教法体现了佛教关怀众生、利乐有情的伟大慈悲精神。
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中说:“佛心者,大慈悲是。”慈是与众生乐,悲是拔众生苦,慈悲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精神。佛教认为,世间的烦恼痛苦源于众生的分别心,要得到彻底解脱,须以平等无碍的“般若”大智慧息灭“贪瞋痴”,破除“妄想执着”,方能从根本上离苦。
佛教关注和探究的终极目标是宇宙的真相和生命的本来面目。佛教之所以受人敬仰,并不仅仅因为其教理教义的博大精深,更因为其教法对生命最深广的慈悲和最透彻的智慧,透过修行人的实践、体悟和实修实证,而发扬光大,薪火相传。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, 大乘佛法因菩萨行者“悲智双运,自利利他”的人文本怀而深入人心。仁炟法师就是这样一位实践者。
2005年,他64岁时,从山东省博山正觉寺观音殿起拜,三步一叩朝礼山西五台山,同年8月朝圣圆满;2011年,已过七旬的他再次从正觉寺地藏殿起拜,踏上三步一叩安徽九华山朝圣之路,经过623天风霜雨雪的考验,叩达朝圣目的地——九华山地藏菩萨肉身宝殿。
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·普贤菩萨行愿品》中,“礼敬诸佛”排在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的第一位,“五体投地、身心拜佛”是佛弟子礼敬诸佛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修行方式。对佛教正信的修行者来说,稽首拜佛不是迷信,更不是对偶像的盲目崇拜,而是借助这种方式,表达他们对佛菩萨及其教法的崇敬。拜佛意味着愿意以佛为榜样,学习佛的精神和教法。比如:礼拜释迦牟尼佛是要学习他自净其意的精神;拜观音,是要学习她慈悲的精神,要按照她的慈悲精神去指导日常生活和行为;拜文殊,学习他的智慧;拜普贤,学习他的精进和行动力;拜地藏,学习他深广的大愿力。
仁炟法师的两度千里朝圣,不仅是履践诺言和誓愿,感恩所有支持帮助博山正觉寺修复建设的善缘;也希望以此倡导大众同愿同行、实修实证。并以年迈之躯为众生祈福,代众生忏悔。祝愿佛法昌隆、正法久住、世界和平、祖国昌盛、万民幸福。
他坚持三步一叩,持金钱戒、不接受金钱供养,不进百姓家宅,不住旅馆、酒店,不进饭店吃饭。无论遇到什么情况,他坦然面对,一切随缘。刮风也拜,下雨也拜;冷天也拜,热天也拜;天黑也拜,天亮也拜;有人也拜,无人也拜;赞叹也拜,怀疑也拜??他说,他只是佛教的一个普通出家人,做了普通出家人应该做的普通事。
朝圣途中,有人赞叹,有人怀疑,有人不理解;欢喜跟拜者有之,送水送饭者有之,好奇旁观者有之??无论哪种因缘,从佛教的因果上,凡所见闻者,悉皆种下善的种子。
“能礼所礼性空寂”,于仁炟法师而言,能礼之人、所礼之佛本自空寂,一礼一拜中,时时观照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明明白白,了了分明。法师教导每一位跟拜者:礼佛是向内求,不为苦行而苦行,不为叩拜而叩拜,藉此修心为要义。放下骄慢,忏悔罪障,生起惭愧心、感恩心和恭敬心,回归生命本有的清净自在。如虚云老和尚所说“每每藉境验心,愈辛苦处,愈觉心安。因此才悟古人所谓消得一分习气,便得一分光明,忍得十分烦恼,便证少分菩提。”
透过仁炟法师的朝圣,我们看到了一位如理如法、恪守本分的佛教僧人,一位挑战生命极限、超越身心痛苦的勇者,一位播洒慈悲智慧清凉甘露的行者,一位时刻保持平常心的自在禅者??
对于每一位有缘看到此书的读者,如何从法师朝圣的故事中得到启发,获得心灵成长的正能量,这是我们所共同关心和期盼的。
改变,从当下开始!
恭请本书所支付的善款都将用于博山正觉寺文化教育的建设和推广,随喜您的布施功德,祝福您的人生福慧圆满。
恭请链接:https://weidian.com/item.html?itemID=1602081937
分享按钮